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5:56 点击次数:154
理性地说:算法的背后,仍然需要算力。这句话放在英伟达身上,再合适不过了。毕竟,不管是训练Sora,还是让ChatGPT更聪明,都离不开AI算力,而算力的天花板,几乎就是英伟达的股价上限。
那么,周一英伟达遭遇“算力清算日”,大跌近17%,一天蒸发超2000亿美元,紧接着周二又强势反弹近9%,这波过山车究竟是怎么回事?核心有三点:
第一,市场情绪的过度反应。周一的大跌,直接导火索是DeepSeek-Vision(深度求索)模型的发布。这个来自中国的开源视觉大模型,在多项能力测试上逼近GPT-4V,引发市场对“AI算力需求放缓”的担忧,导致资金出逃AI概念股。投资者开始怀疑,算力的需求是否会像之前预期的那么大?但周二冷静下来后,市场意识到,算法的进步不代表算力需求减少,反而会刺激更多训练需求,于是资金重新流入英伟达,带动股价反弹。
第二,资金的高低切换效应。科技股过去一年涨得太猛了,英伟达的估值已经很贵,稍有风吹草动,资金就容易大幅波动。周一的暴跌,让英伟达的估值“相对便宜”了一点,吸引了逢低买入的资金。尤其是对冲基金、大机构投资者,他们看到短线大跌,就会出手抄底,推动反弹。
第三,AI 仍是长期主线,市场对科技巨头财报有期待。周二反弹的另一大动力,是市场正在为微软、Meta等科技巨头的财报做铺垫。这些公司在AI领域的投入巨大,而它们的表现,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AI赛道的投资信心。再加上美联储利率决议临近,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虽然降温,但科技股依然是资本市场的宠儿,英伟达作为AI产业链的核心,率先迎来资金回流。
未来走势:英伟达还能涨吗?
从短期看,英伟达的股价可能还会震荡,因为AI股的估值确实已经不低,投资者对财报数据和市场环境会更加敏感。但从长期来看,英伟达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:AI应用爆发=算力需求上升=英伟达继续躺赚。
短期的风险点包括:
科技巨头财报表现——如果微软、Meta的AI业务没有市场预期的好,可能会拖累整个AI板块情绪。美联储利率决议——如果美联储释放更“鹰派”的信号,利率长期维持高位,科技股可能会承压。市场情绪波动——AI赛道过去一年已经涨了太多,任何风吹草动(比如新竞争者、新技术突破)都可能引发短期回调。
但长期来看,英伟达仍然是AI产业链的“卖水人”。无论谁训练AI、谁部署大模型,都绕不开它的GPU,甚至连特斯拉、苹果都要依赖它的算力。
所以,结论是:
短期可能有波动,毕竟经历过17%的暴跌,市场信心还需要修复。长期逻辑依然稳固,算力需求只会继续增长,英伟达仍是AI时代最核心的受益者之一。
未来一段时间,英伟达股价的核心变量是科技巨头财报+AI应用落地速度+市场情绪,但只要AI发展继续向前,英伟达的上涨趋势就不会改变。
对于中国的算力来讲,也会有发展空间的...